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一個文案的告解


常有人問我,怎麼培養文字的敏感度、怎麼寫出好文案?

事實上,這個問題我一直沒辦法很俐落的、有個標準的回答出來,有次看了看之前部落格裡我回答大家的問題、然後翻了翻之前去演講時我所講的內容,才發現,我每次說的都不一樣。

哎~冷汗就這樣從額頭滴到下巴,怎麼可以這樣不一樣啊……這對發問者實在很難交代。當然我們可以很自然地說,這種事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啊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,只是自己的見解怎麼可以隨著時間就有不一樣的說法呢?

但,說不定答案就在這裡!的確,關於文案如何寫這種問題,在我不同的階段,我還真的有不同的看法,只是剛好不同時間都有人來問我罷了……(解套了?)


有人在我剛當文案不久就問我文案該怎麼寫了,可能在當時廣告公司的文案似乎是個了不起的專業…(殊不知人家只是知道你是文案才問來開話匣子),但不知羞恥心為何的那時的我,還是煞有其事地給過回答。

「文案,其實就是觀察者的日記」。
逆砍砍,還得把一句白話講成這樣,應該是因為這樣聽起來比較厲害。

那時覺得,文案重點就是觀察,觀察人、觀察事、觀察行為、觀察文化……其實就是多看就會多想,多想就會多見解,把這些見解融合到品牌想要說的文案之中,就能夠寫出打動人心的文字。

這在當時的我是標準答案,然而很快的又發現不只是這樣了。

那時正是大家開始在講「insight」的時代,觀察已經不夠,還得要「洞察」才行,然而,當大家都在說,你就不能不裝作你知道,畢竟我可是廣告人啊不是?但直到現在我才敢很誠實地告訴大家,那時的我,壓根不懂因賽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賽……但我天生嘴巴就是長得比別人凸,我還是屁了一個我認為的答案:

「要寫好文案,要先洞察人的行為,因為只有能回答/解決消費者insight的問題,才會是最好的文案。」

有沒有,這樣似是而非、說了跟沒說差不多的回答,我是不是很會?

雖然那時不是很懂,但畢竟廣告就是「做中學,學中做」,在摸索著消費者洞察的路途上,我沒有總走在正確的路,但起碼方向還是對的,隨著不同前輩、老闆的引(ㄊㄨˊ)(ㄉㄨˊ),終於在某個我也忘了是何時的時刻,我發現我竟然瞭解了!

做廣告偶爾就是會這樣的,以前一直搞不懂的說法或是觀念,做著做著,有一天就會熊熊心領神會、像是被雷打到、或是鼻塞通了一樣似的開竅,然後會覺得這一切是如此的理所當然……當然還是有永遠開不了竅的東西,但還好都是一些不知道不會死的事,不然也無法走到現在。

這時再回去看之前我所說的答案,發現,我也不算有說錯,很幸運,還不到誤人子弟的程度 (擦汗)

做廣告的日子可能因為常常兩天併一天算的關係,所以會忽然間一覺醒來,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十四個年頭,然而不曉得是幸或不幸,這十四個年頭,可剛好就是網路從無到有的時代,數位大舉來臨,傳統廣告被看衰又轉型,媒體開始搶鋒頭,數位與內容行銷成了扛壩子……突然間,又有人問了這個極其基本、又很難回答的問題:

「怎麼寫出好文案?」

這還真能有個單純的方法嗎?

經過了這麼久,我的答案一直變,因為我的廣告歷程一直在更新我的腦袋,從出道到現在不曉得Update了幾版,六年前我還在死不換iPhone,現在我是非它不用;美國著名創意人戈薩奇(Howard Gossage) 說過「沒有人是特地去找廣告來看的」,今天每個人都在臉書翻找有趣的廣告來分享給朋友………

做廣告就像一場互打巴掌的遊戲,今天的真理明天就被打臉,這麼多年來臉不知道腫了多少次,唯一不變的熱情,也許只是因為覺得,這樣互相巴來巴去,其實也還蠻好玩的

關於怎麼寫出好文案,我每個階段的答案,都只是其中一種觀點而已,到了今天,答案已經沒辦法具體或是完整,因為沒有人能把「廣告」給定義,或者該說,所有的定義都只是其中一種定義;文案在數位紀元、在消費者永遠處於快速動眼期的年代,能用什麼型態刻在人的腦海中,就看所有文案同志們,要怎麼來書寫了。

對啊,講半天,就是寫吧!


多寫一點,多投入一點,用手寫,用眼睛寫,用耳朵寫,用夢境寫……寫到哪天,墓誌銘上可以刻上「文案」二字時,也許我就能給出真正的答案了吧。



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